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久坐压迫坐骨神经?4种疾病引起坐骨神经痛!

2023-03-15 16:169550米内网原创https://www.familydoctor.com.c

<span class="btn-focus btn-fcs-wc" style="display: block; width: 62px; height: 22px; float: right; margin-left: 10px; background-image: url("https://img.familydoctor.com.cn/images/aboutus/apps/wechatplus.jpg"); background-position: left center; background-size: initial; background-repeat: no-repeat; background-attachment: initial; background-origin: initial; background-clip: initial;"><span class="btn-focus btn-fcs-tt" style="display: block; width: 62px; height: 22px; float: right; margin-left: 10px; background-image: url("https://img.familydoctor.com.cn/images/aboutus/apps/toutiaoplus.png"); background-position: left center; background-size: initial; background-repeat: no-repeat; background-attachment: initial; background-origin: initial; background-clip: initial;">

你知道人体最长最粗的神经是什么吗,答案是坐骨神经,主要支配着小腿后方、小腿前外方、足底、足背。长时间坐着、站着、弯腰等易诱发坐骨神经痛,表现为腰臀部、大小腿后侧疼痛和麻木等。排除生活因素,坐骨神经痛或许跟疾病有关。

哪些疾病可诱发坐骨神经痛?

1、腰骶神经根炎

腰骶神经根炎起病急,受损范围超过坐骨神经支配区域,主要症状是整个下肢疼痛、下肢无力、轻微肌肉萎缩等,往往合并膝腱反射、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。

2、腰椎间盘突出

频繁弯腰劳动、腰部受伤可使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,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、腰椎活动受到限制、腰肌痉挛等;椎间盘突出处的椎间隙呈现放射痛或压痛。

3、腰椎管狭窄

起初呈现间歇性破行,走路一小会后下肢疼痛,休息或弯腰行走后该症状减轻。

4、梨状肌综合征

常常翘二郎腿、久坐不动、跑步等可牵动梨状肌,肌肉重复使用和被牵拉,使得梨状肌过度紧张,压迫坐骨神经,导致神经受到损害。其症状是一侧臀部疼痛,呈现烧灼样痛或刀割样痛,长时间站着或坐着后该症状加剧。另外,附件炎、卵巢炎、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会波及梨状肌,诱发坐骨神经痛。

哪些动作能放松坐骨神经?

1、背部拉伸

保持俯卧姿势,手臂向前伸,双腿向后伸;双腿和手臂同时抬高,使得双手臂跟地面呈现45度,双腿跟地面呈现30度;持续10秒钟后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,重复10次即可。

2、躯干旋转

平躺且两腿伸直并拢在一起,双手臂向外展,跟肩膀平行;两膝盖弯曲,与此同时转向身体左侧且坚持几秒钟,以同样的动作转向身体右侧,每次做5~10次。

3、拉伸坐骨神经

平躺且背部紧紧贴着地面,双手应抱住左膝盖,逐渐向胸部弯曲且坚持20秒,重复做5次,以同样的动作换右侧。

温馨提示

坐骨神经痛一般跟太劳累、错误的姿势有关,所以应积极调整。端正好坐姿,不能过度前伸或含腰驼背,也不能翘二郎腿。保持适度运动,能增强肌肉力量,运动做到循序渐进,不能突然做剧烈运动。注意身体保暖,适当增加衣服,防止寒冷刺激而造成肌肉和筋膜病变。提醒,神经损伤难以修复,疼痛可能伴随一生或导致功能障碍,因此应积极治疗。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育儿补贴时代来临!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
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、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,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,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。

0评论2025-08-0234

中药配伍禁忌:“药对” 背后的安全准则与临床实践
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既不能盲目突破,也不应机械规避。随着现代科技对禁忌机制的深入解析,传统禁忌体系正从 “经验总结” 向 “科学验证” 升级。未来,只有将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相结合,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,才能让中药配伍既保证安全,又发挥最大疗效,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安全保障。

0评论2025-07-3138

儿童用药剂量: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
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,是医药领域 “以患者为中心” 理念的具体体现。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、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,未来有望实现从 “估算” 到 “精准计算” 的转变,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。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,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,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。

0评论2025-07-2946

感官替代技术: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“新感官”之门
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·巴里所说:“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,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。”而感官替代技术,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“桥梁工程师”。

0评论2025-07-2557

医保+商保联动破局,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
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,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%人口的坚实基础上,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。

0评论2025-07-1977

三伏天灸正当时: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,冬病夏治有妙招
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,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。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,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,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——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,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。真正的传承,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。

0评论2025-07-16376

中医智慧: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
经典方创新:如“健脾祛湿茶”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,提升吸收率6。

0评论2025-07-16261

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?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
甲状腺,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,是人体的“新陈代谢引擎”。

0评论2025-07-14387

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: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
当下,随着基因编辑、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,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。而此刻,**建立“光学矫正+行为管理+医学监测”三维体系**,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.2mm内,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。每一

0评论2025-07-10741

健康科普“排雷”进行时: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
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“科普视频”推销千元保健品时,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——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,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。

0评论2025-07-083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