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七成肝癌确诊即中晚期: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成破局关键

2025-05-26 10:031480bianji

中国肝癌防治形势严峻,现存患者占全球近半数,每年新增病例超40万例,而约70%—80%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,错失手术根治机会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指出,肝癌治疗需突破传统模式,向个性化、精准化转型,以应对这一高异质性、高复发率的“沉默杀手”。

一、中国肝癌的独特性与筛查困境

中国肝癌的病因与欧美、日本等国存在显著差异:乙型肝炎病毒感染、黄曲霉素暴露及饮水饮食问题是主要诱因。数据显示,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,而肝癌患者中约80%存在乙肝病史。这一特征导致肝癌起病隐匿,早期症状不明显,传统筛查手段(如甲胎蛋白检测、肝脏超声)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仅约60%,难以满足高危人群需求。
近年来,微小核糖核酸诊断试剂盒等新型筛查技术已取得突破,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超80%,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患者仍能实现早期预警。结合肝脏超声、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,可显著提升早期肝癌检出率,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。

二、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:从“一刀切”到“量体裁衣”

肝癌治疗需打破单一疗法局限,整合手术、介入、靶向、免疫等多种手段,并依据患者基因特征、肿瘤分期及肝功能状态制定个体化方案。

  1. 多学科协作(MDT):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通过肝肿瘤内科、外科、介入科、放射科等多学科会诊,为局部晚期肝癌患者制定“三阶段”治疗方案。例如,患者林先生因右肝9cm巨大肿瘤伴门静脉癌栓,经介入栓塞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实现肿瘤降期,最终成功切除病灶。

  2. 精准药物选择:基于患者基因检测结果,选择针对性靶向药物(如索拉非尼、仑伐替尼)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帕博利珠单抗)。对于术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,可通过HDRA技术检测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,筛选“特效药”。

  3. 术后复发监控: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率高达40%—50%,需通过ctDNA-MRD检测动态监控微小残留病灶。珠江医院潘明新教授团队建立术后早期复发监控模型,结合HDRA药敏结果指导精准用药,显著降低复发率。

三、挑战与未来:从“重治疗”到“重筛查”

尽管精准治疗技术不断进步,但中国肝癌防治仍面临多重挑战:

  1. 筛查覆盖率不足:高危人群(如乙肝携带者、肝硬化患者)的定期筛查意识薄弱,导致早期诊断率低。

  2. 药物可及性:靶向药物、免疫治疗费用高昂,部分患者难以承受长期治疗负担。

  3. 多中心协作:需加强区域医疗中心与基层医院的联动,推广标准化诊疗方案,缩小地区间诊疗水平差距。
    樊嘉院士强调,肝癌防治需从“重治疗”转向“重筛查”,通过“绿丝带计划”等项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早筛模式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液体活检等技术的应用,肝癌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有望实现质的飞跃。

四、结语:以精准之钥,破肝癌困局

肝癌治疗已进入“精准时代”,个性化与精准化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对患者生命权的尊重。正如樊嘉院士所言:“肝癌治疗需因人而异,因病而异,因时而异。”唯有通过多学科协作、精准药物研发与早筛体系完善,才能让更多患者从“不可切除”走向“根治”,从“姑息治疗”迈向“长期生存”。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支原体肺炎医药指南:7大要点破解“行走的肺炎”
支原体肺炎需根据年龄/耐药性精准用药,重症识别是降低死亡率关键。随着奥马环素等新药普及,耐药难题正被逐步破解。

0评论2025-08-0229

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:6大要点破解“不死的癌症”
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,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。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,或为“根治”带来新希望710。

0评论2025-08-0227

未婚女性的育儿补贴指南:3600元如何打破城乡生育困境?
3600元育儿补贴为未婚女性提供了基础支持,但城乡差异凸显政策局限性——对农村是“生存助力”,对城市则是“象征性补偿”。未来需配套托育服务与反歧视立法,才能真正破除生育壁垒149。

0评论2025-08-0229

育儿补贴时代来临!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
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、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,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,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。

0评论2025-08-0229

中药材炮制:决定药效的 “关键一步” 与传承挑战
中药材炮制是中药的 “灵魂工艺”,其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疗效与生命力。只有让传统技艺在标准化、现代化中找到平衡点,才能既守住中药的 “根”,又让这门古老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。未来,随着质量标准的完善和人才梯队的建立,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将更加安全有效,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坚实支撑。

0评论2025-07-3132

过期药品的处理: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
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,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。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,这些 “失效的药品” 将得到规范处置,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。未来,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、制度化轨道,才能实现从 “被动清理” 到 “主动防控” 的转变,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。

0评论2025-07-3130

职场亚健康:无声杀手?医药专家5招支招,助你重焕活力!
职场健康非小事,亚健康状态正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!积极运用科学医药策略,结合健康生活方式,你完全有能力逆转亚健康,重获充沛精力与高效状态,在职场中持续闪耀。

0评论2025-07-3131

医院制剂:小众药品的生存价值与发展困境
医院制剂虽小众,却是医疗体系中 “以人为本” 的重要体现。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,通过政策扶持与模式创新,让这些 “定制药” 既能填补市场空白,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,才能真正满足患者的多元化用药需求。未来,随着医药协同体系的完善,医院制剂有望从 “院内自用” 走向 “规范共享”,成为药品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。

0评论2025-07-2937

药用辅料:药品安全的 “隐形基石” 与潜在风险
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,这些 “隐形成分”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“盲区”。未来,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才能真正实现 “从原料药到成品”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,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。

0评论2025-07-2936

儿童用药剂量: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
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,是医药领域 “以患者为中心” 理念的具体体现。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、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,未来有望实现从 “估算” 到 “精准计算” 的转变,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。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,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,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。

0评论2025-07-2939